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贵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 时间:2021-01-18 点击数:

贵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教学刊》2019年第25期,作者:刘燕

以问为导构建适宜区域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

贵阳学院用型打造用型人才的培养标,校本专业教学质量国标准工程认证标准认证标准等要和改革本科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程中以学为中问题导向持持续改进,服务人才培养用型———培养用型人才,重———导向,为区域济社会服务———研合融合,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二、打造专业特色,完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特色专业集群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都需要引入行业企业进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切实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为中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职业标准,培养过程可以参照工程认证标准、师范认证标准、卓越农林人才标准等进行行业认证。引导各个专业根据专业特色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嵌入式”、“订单式”、“产学研结合”、“五位一体”等模式;以新工科理念和工科新方法构建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符合“工程认证”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需求为中心,升级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

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中心,不断升级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课程体系中,一方面注重课程资源的建设,自建和引进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专业教育等课程。另一方面注重课程群建设,更加关注跨学科课程群的建设。第三,高度关注信息技术和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建设慕课等网络课程,构建多元选择的专业课程体系。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不断加大选修课程的占比,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保证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长足发展。

四、以学生为中心,多措并举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围绕学生中心,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课堂教学手段,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壁垒,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打通学校的线上线下教育,推动教学工作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根据学生需求,整合线上线下课程资源,保证两者间的有效衔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激发双创潜质和灵感,通过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混合式、案例式教学、开放式项目设计等方法,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五、以赛促学,提高实践实训教学效果

按照“以兴趣培养为引导、以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学科竞赛为激励、以工程项目为突破”的教学理念,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推行了“赛训一体”工程创新训练模式,构建了4 个层次、12 个模块、52 门训练课程组成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形成了多层次、多模块、系统化的“赛训一体”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从主要学科竞赛中提炼工程训练项目,形成了以任务驱动的工程化项目训练模式,提炼了43 门训练课程,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分布在4 个层次、12 个模块中,并通过工程化项目训练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训练,以项目完成情况评定成绩,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项目成果的机会,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科研反哺教学,助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校部分专业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应用于学生的培养中,助推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相关机构和部门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带着专业学习的问题,在教师科研项目实施的实践活动中逐步解决。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多数为真实课题研究。

七、坚持创新,培养高水平实践应用型人才

作为贵州省首批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型大学,学校一直给予了互联网+竞赛等相关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制定“贵阳学院参与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方案,校领导表示关心并给予比赛以重要指导意见。每年组织项目申报,专家预评,现场路演,并推荐项目参加省赛。

版权:萍乡学院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萍安北大道211号

邮编:337055  联系电话:0799-6684899 传真:0799-6682222  备案序号: 赣ICP备120023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