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滁州学院:一所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之路

作者: 时间:2019-09-22 点击数:

20156月,《2014iPIN.com中国大学与专业就业数据报告》发布全国高校毕业薪酬百强榜。在安徽高校中,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地处皖东的滁州学院一枝独秀入围百强。

这个排行榜是根据来自招聘和猎头公司的4000万大学毕业生真实毕业去向数据分析所得,滁州学院排在第92位,2011届学生毕业4年平均月薪为6998元。

麦可思公司给出的《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显示:2011届毕业生在毕业四年后,有65%的人获得过职位晋升,比全国本科2011届毕业生54%的晋升比例高11个百分点。

滁州学院地处皖东,2004年由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设立。一所升本仅10余年的地方本科高校,是如何使毕业生有如此潜力?

十余年来,滁州学院致力于转型发展,始终不渝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不动摇,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从师范专科向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转型发展之路。

2013年,教育部本科工作教学合格评估专家组进校经过考察,专家组评价该校:学校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而升本之初,滁州学院学科专业以教师教育类为主,主要培养中小学师资,与安徽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此时的滁州市,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家电信息、盐化工、硅(玻璃)、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每个产业规划年产值1000亿元,蕴藏着巨大的人才和技术需求。

“立足滁州,融入滁州”,滁州学院果断调整了自己办学定位,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滁州市支柱产业发展需求,拓展空间,聚集资源,调整改造传统专业。

作为数学学科带头人的校长许志才率先从自己的学科开刀,先后停招了数学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整合数学、经济学等资源,改造了传统的数学专业。

经过三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全校教职工逐渐形成了共识:要想发展,就要彻底转型,走地方性、应用型发展道路。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内涵得到提升,特色初步显现。滁州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0个,应用型专业占90%以上。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

2013年,该校高水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学校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学校。

几年前,滁州市对于家门口这所大学的认识还停留在“老师专”的历史中,而当地企事业单位也不曾想会有和自己产业和产品对口的专业,更别说联合研发的事了。

学校转型初期,在学科专业调整改造基础上,滁州学院着力打造应用型专业群,发挥专业建设的群体效应,提升服务地方产业(链)的综合能力。

围绕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地方家电信息等六大支柱产业,打造“信息技术类”、“化学化工类”、“生物与食品类”和“装备制造类”等专业群;服务滁州“工贸旅游”城市定位和“长三角中转站”功能定位,打造“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群;发挥原有文化艺术类专业办学优势,加强地方文化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文化艺术类”专业群。

充分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建立并完善校地、校企、校际与国际合作机制。与滁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产学研用合作搭建了平台;加入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合肥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联盟,得到了部属高校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持。与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地理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建“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落实与滁州市人民政府、合肥工业大学三方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滁州市食品加工研究院”;与滁州市健颐源蜂业有限公司共建“安徽省热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等。这些合作协议的落实、平台基地的建设,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有力的支撑。为更好服务地方,滁州学院以信息技术类专业群为依托,成立滁州家电研究院,服务家电信息产业发展;以化学化工类专业为依托,吸纳地方政府部门和22家企业参与,成立“滁州市科技新材料研究会”(学校为秘书长单位),定期开展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培养培训等活动;以生物与食品类专业为依托,成立滁州食品加工研究院,支撑滁州食品行业发展。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的群体效应得到发挥,服务地方产业(链)发展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简言之,就是要培养能够直接在一线工作的人才。2006年开始,滁州学院开始探索制定体现应用型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搭建“校企合作班”或“行业学院”等形式的合作育人平台,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标准,工学类专业推行以“工学结合”、CDIO等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模式改革;人文社科类专业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文科人才的新机制。在学校总体设计与推动下,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探索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做到“一专业(群)一模式”。

经过十年潜心探索,学生应用型素质得到较大提升。近三年,滁州学院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36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24个;学生获得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9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图书1部;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30个,省级奖项452个;5800余人次获得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2015年,学校在首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中,获金银铜奖各1项,获金奖团队将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大赛。有4人入选2015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双创之星”。在20156月举办的“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学校学生团队获得南京分赛区第一名、全国比赛特别奖。

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在滁州就业的占21.2%,在安徽省内就业的占55.4%,在长三角就业的占85.9%;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应用型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为79.7%;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毕业生满意度逐年提高。麦可思公司开展的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显示,毕业生就业落实或深造情况较好,自主创业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现状满意度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高校的平均水平;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非失业率为95.7%,毕业一年后的月收入为4058元。2011届毕业生在毕业四年后,有65%的人获得过职位晋升,比全国本科2011届毕业生54%的晋升比例高11个百分点。

应用型大学建设,教师队伍是关键。一方面,他们要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行业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总部在浙江的宏秀电气(安徽)有限公司,当初选址滁州的时候仅考虑建设一个生产基地。但让该公司总经理郑文秀没想到的是,滁州学院青年教师的一次技术攻关,让他决定把公司建成生产、研发为一体的基地。

2012年,滁州学院青年教师汪先兵博士带领学生团队帮助他们一举攻破了“高压真空开关控制器”的技术难题。该公司自此走上研发道路,一年后就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滁州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该公司在“高压真空开关控制器”、“适应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农网智能配变终端”两个项目中仅仅投入120万元。

这是滁州学院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校企合作研发等方式强化教师应用型能力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汪先兵是滁州学院近年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之一。在人才强校战略引领下,滁州学院大力引进应用型学科专业的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教授53人,具有博士学位114人。实施“双百计划”(每年组织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聘请百名企业专家进课堂)、“双证计划”(要求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证书)和“青蓝计划”(要求35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锻炼累计1年以上)等,加强“双能型”教师培养。开展“双能型”教师认定工作,“双能型”教师比例达40%以上,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教师占21%,具有企业挂职锻炼半年以上经历的教师占29%。设置特聘教授岗位,柔性引进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专家,负责或参与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主讲、实践指导等。

人才的驱动直接带来了专业应用型深化,也促进了特色专业的发展。近年来,滁州学院紧紧抓住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地理信息人才需求旺盛这一机遇,将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有机结合,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地理应用问题,该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由物联网技术催生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学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加强建设,在同类高校率先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与台湾淡江大学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皖台物联网中心。

十年转型,十年探索。改革的脚步永不停歇,当前在综合改革的驱动下,滁州学院正按照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奋进着。

版权:萍乡学院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萍安北大道211号

邮编:337055  联系电话:0799-6684899 传真:0799-6682222  备案序号: 赣ICP备120023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