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部署。坚持立足地方办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共同的认识。近年来,许昌学院坚定不移地融入地方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地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道路。特别是学校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地方政府主导下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对学校转型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这一模式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校地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升本之后,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上,模仿传统学术型大学,以综合性和学术性为发展目标,办学中存在定位不准、发展目标不清晰、学科专业求全求大、教师评价偏重学术、课程教学偏重理论等问题,导致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办学特色不明显。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提出了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大部署。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自身独特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突出“地方性”和“应用型”。突出“地方性”,就必须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实现学科专业契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人才培养满足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符合当地行业企业科技创新的需要,从而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突出“应用型”,就必须贴近地方产业需求办学,构建契合地方重点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群,培养适应行业企业核心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产出能够支撑地方企业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成果。
同时,地方本科高校也只有植根地方土壤、服务地方发展,主动把办学与所处的地区和城市独特的产业优势相结合,走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办学道路,在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培育自身的特色,这样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地方高校要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是必然选择。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在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传统的校企合作,主要是靠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人际关系来搭建和维持,层次低、范围小、效果差,往往是人去事息,没有建构起稳定有效的合作机制,不适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而且,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或行业领头企业往往不太主动,甚至把校企合作当作负担。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症结在于身处转型发展初期的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沟通联系地方、企业的渠道不畅。因此,地方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协调和推动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校地互动、产教融合,自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许昌学院推进校地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
许昌学院积极争取许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在政府主导下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在打造特色专业群、实施师资队伍共建工程、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构建政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许昌市政府与许昌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河南省教育厅签订了《共同支持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协议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许昌学院发展的优惠政策。许昌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发展改革、财政、教育、科技、工业与信息化、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局委负责人为成员的支持许昌学院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并统筹协调校地合作事项。许昌学院也专门成立了校地合作办公室,负责校地校企合作事宜的对接与协调。在许昌市政府的组织协调下,许昌市各县(市)区以及50多家地方骨干企业与许昌学院联合成立了科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许昌学院积极筹建许昌发展研究院,计划瞄准许昌的重点产业,与有关企业合作成立若干个产业联盟,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许昌市政府还设立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许昌学院牵头成立许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联盟,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发展的机制,探索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以上措施,初步构建起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校地互动”的政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校地校企合作由此步入稳定发展轨道。
校地合作打造特色专业群。许昌市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许昌学院围绕许昌市重点产业,培育打造电力电气、食品医药、信息通信、能源材料、土建园林等特色专业群。同时,支持许继集团、瑞贝卡集团、豫辰集团、众品食业、万里路桥等地方知名企业与许昌学院联合举办专业,支持许昌学院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许昌学院每个二级学院、每个专业都有比较稳定的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在许昌市政府的支持下,许昌学院还先后成立了瑞贝卡学院、电梯学院等行业学院,嵌入行业产业链设置相关专业,为行业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许昌学院着重探索了学生培养平台和教师培养平台两个协同育人平台,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特色课程教材,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承担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平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校地合作实施人才共建工程。围绕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许昌学院坚持“两条路径、多策并举”,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一是实施“特设人才岗位计划”,大力引进学术领军人才。许昌市政府把许昌学院人才队伍建设“英才计划”,许昌学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以同时享受许昌市相关政策的“优惠叠加”,这对许昌学院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产生了明显的吸纳效应。学校以学术领军人才为核心组建创新团队,大大提高了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条途径是实施校地人才共建“双百工程”,推进校地人才交流,打造“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双百工程”是许昌学院与许昌市委市政府2014年起共同实施的一项人才共建工程,计划五年时间内,许昌市选派百名行业企业骨干技术人才担任许昌学院兼职教授,许昌学院选派百名教师到许昌市产业集聚区和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把地方和企业的人才请进来,参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研发平台建设等工作,使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接轨。把学校的教师派出去,既为教师创造了实践锻炼机会,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地方产业发展,更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也为地方和企业提供了科技服务。
校地合作构建协同创新平台。许昌学院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突出科技工作的应用导向,加强了校企协同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许昌市政府还设立了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许昌学院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并计划实施一批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在政府的支持下,许昌学院紧紧围绕许昌市重点产业的发展,与有关企业联合成立了工业机器人、清洁化工、超硬材料、无人机低空遥感、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等协同创新中心,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机、环保型有色无铬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技术、大规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高性能电极材料、环保型无磷钢铁表面处理技术、过渡金属纳米材料在钧瓷釉中的应用技术等多项成果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许昌市政府还依托许昌学院建设了大学科技园,已孵化企业30多家,入驻科技团队20多个,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政府的投入带动了企业的投入,投入的增加促进创新成果的涌现,科技创新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校企合作由此步入了良性循环。
校地合作传承创新区域文化。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把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促进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和城市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在许昌市政府的支持下,许昌学院紧紧抓住许昌地区三国文化、钧瓷文化、民间舞蹈、农耕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源,与有关部门和机构合作成立了研究机构,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创新和产品创意开发,在魏晋文化研究、钧瓷文化研究和造型设计、中原民间舞蹈研究和作品创作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了高校的文化服务水平和引领能力,为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和许昌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校主动作为,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许昌学院的转型发展快速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以校地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发展
许昌学院转型发展探索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立足地方的应用型办学和创新引领下的产教融合,这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一,地方政府要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引导者。高校与地方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需要大学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外部环境的优化,特别是需要政府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地方政府应该把地方高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中,引导地方高校把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紧密结合,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地方政府更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管理和协调职能,积极为地方高校提供资金、资源等办学和发展所必需的保障要素,为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提供政策支持,为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保证校企合作顺利推进。
第二,地方高校必须主动融入地方办学。融入地方办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地方高校必须发挥主体作用,主动转型、主动融入、主动服务,摆脱模仿和跟随学术型大学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向面向区域、贴近行业、立足应用,办出一批具有明显地方产业背景和一定特色优势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实现学科专业群、科技创新链与区域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全面提升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第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创新能力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标志。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立地顶天”。“立地”就是要立足地方办学,服务地方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顶天”就是要有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要实现以学科发展支撑高质量的专业建设,以科技创新支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的办学成果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