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长春工程学院:以教学改革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 时间:2019-11-10 点击数:

  • 窦立军

    2015年,国家教育部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转型发展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普通本科高校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一所具有65年办学历史和应用型教育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长春工程学院,从自身办学历史和实际条件出发,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办学思路,在努力为振兴吉林经济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同时,继续保持与国内冶金、建筑、水利、电力、地矿等有关基础工业行业的紧密联系,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新时期基础工业行业对基层一线高级专门人才和科技服务的需求,不断探索学校转型发展新路径。

    以强化能力培养为重点,精心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深入探索和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和办学定位,突出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1”人才培养。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大力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构建了体现校企合作育人的“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是指学生在校进行3年系统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与能力训练;“1”是指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完成有关专业知识学习、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等综合训练。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与中建一局、中建八局等合作创建了“中建卓越班”,学生毕业前一年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进入企业实习,2013年~2015年,有174名毕业生到中建一局和中建八局就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中电投通化热电有限公司、国电双辽发电厂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在第七学期通过2周的“电力系统仿真实习”后,进入企业进行为期15周的“顶岗实习”。

    “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工程管理专业与中交二航局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企业从相关专业大三学生中选拔所需人才,并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近年来,共为中交二航局输送毕业生308人。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与深圳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育人,实习实训主要在爱迪尔公司深圳总部及各分公司完成,每年接收不低于20%的毕业生就业。学生就业3年后年薪普遍不低于10万元。

    专业教育与专业认证对接。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结合开展专业认证工作。2013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专业认证;2015年,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证申请被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受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按照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标准构建专业教学体系,选择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工作更贴近行业要求。

    构建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能力目标和品格要求,对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形成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多种工程师岗位训练可选模块课程组成的理论课程体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50%左右,专业基础课占30%,专业课占20%左右。学校各专业普遍构建“133”实践教学体系与技能能力培养框架,即: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1条主线,搭建“课程实验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3个平台,实施“基本技能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3个层次技能能力培养训练,构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多阶段培养的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生技能能力培养从基础到专业、由单一到综合与创新的逐步提高。

    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周数比例增至40%以上,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30%左右。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五个结合”,即:应用型教育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专业技术教育与工程素质教育结合、夯实知识基础与突出实践能力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结合、学校教育与专业认证结合、教学与科研和生产结合,使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模式的教育特色。

    建立“专业教育与执业工程师认证接轨”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按照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分别将岩土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执业工程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业标准改革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在资源勘查技术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工科专业初步建立专业教育与执业工程师资格要求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建设与完善工程化实践教学环境。学校在84个实验室和校内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础上,重点建设了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校内实验仪器设备生均超过1.8万元;加强了140个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成水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工程实验室、防灾减灾工程重点实验室等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建成1个国家级别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加强军地合作和中外合作教育,在沈阳军区139团建有国防教育基地、中英合作共建长春工程学院——西苏格兰大学英语学习资源实验中心。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强化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应用能力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学校实践教学长期坚持“三严四实”的基本经验。“三严”:坚持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和严格考核实践教学。“四实”:即在实践教学中坚持实际、实地、实干、实效。实际:教学内容符合工程实际,任务真实具体,基本技能与能力训练目标明确;实地:教学必须在真实工程环境和实践教学基地中完成;实干:在教学中保证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实效:强化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激励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更多的精力投入,持续改进实践教学质量。

    学校组织160余名骨干教师精心制定涵盖机械类、电气类、水利类、勘查类和土木类等专业所有独立设置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教学方案与考核纲要,对各环节的教学目标、要求、内容、实践成果、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技能能力的考核内容与方法等做出明确规定,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规范和强化实践教学考核。

    加强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改革学校通过加强引导、立项研究与改革、运用激励机制及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等措施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课程特点,实施讲练有机结合。学校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及计算机公共课程,在教学中采取“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赛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计算机公共课普遍采用讲练1∶1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课堂教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每个学生配置单片机开发板,学生课堂上“边学边做”,课后“边练边学”。

    联系工程实际,注重案例教学。土木学院、电信学院、勘测学院、能动学院和管理学院等学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如力学类课程,教师在讲解约束和结构的计算简图时,通过多媒体演示工程中的实际约束,把工程实际简化为力学模型,加强理论学习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

    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分组讨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以大班形式集中讲授实践性较强的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等专业课程内容,每班配备1名校内教师,专门负责大班讲授后的小班辅导和分组讨论。

    基于问题的项目仿真教学(简称“3P”教学法)。能动学院教师在“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创立并实施了“3P”教学法,即以项目(Project)为核心,以解决具体问题(Problem)为目标,以仿真软件(Proteus)为平台,通过大量实训项目,实现课堂教学演示与课内实验、虚拟与现实有机结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并编著出版基于“3P”教学法的特色教材。

    注重形成性考核。学校鼓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适度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并在教学大纲中做出明确规定。2013年,教务处组织全校教师制定课程平时成绩考核方案,期末考试前一周将平时成绩在班级向学生公示,并提交教学单位备案。目前,学校大多数考试课程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为30%,部分课程为40%~50%。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秉承笃行务实的光荣传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形成“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线,努力培养面向基础工业基层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了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教学实绩,并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来源:《中国教育报》)

版权:萍乡学院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萍安北大道211号

邮编:337055  联系电话:0799-6684899 传真:0799-6682222  备案序号: 赣ICP备12002309号